
近日,科技資訊 和Gitee 聯合發布了《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其中,Second State 創始人,CNCF WasmEdge 維護者 Michael Yuan 在報告中對開源大前端領域進行了解讀,以下為原文。
工具鏈逐漸成熟,Wasm 雲原生應用逐漸走向主流
2022 年是雲原生WebAssembly (Wasm)工具鏈逐漸成熟的一年,也是Wasm 的雲原生應用逐漸走向主流的一年。相信在2023 年,Wasm 的應用將會更廣泛。
2022 年,集成WasmEdge 的Docker Desktop 4.15 正式版發布。通過與WasmEdge 合作, Docker 現在可以肩並肩運行Wasm 容器與Linux 容器。 Wasm 容器應用的啟動時間與空間佔用也都比Linux 容器改進了兩個數量級(100倍)。 Docker 的支持是Wasm 開發工具鏈步入主流的一個里程碑。
不僅如此,隨著runwasi 成為containerd 的正式項目,使得任何基於containerd 的容器管理系統(包括Docker 與Azure)都能用shim 的方式啟動Wasm 容器。
兩個主流OCI runtime——crun 與youki 率先支持了Wasm,Wasm 應用可以無縫接入現有K8s 生態。 CRI-O、Podman、OpenShift 與K8s 及K8s 的變種如OpenYurt、SuperEdge、KubeEdge、kind 都可以啟動、編排Wasm 容器。
在操作系統層面,Fedora Linux 37 與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EPEL 9 都正式集成了WasmEdge 的安裝包。開發者可直接在Linux 程式裡集成Wasm 應用,或者用簡單命令行啟動Wasm 的運行沙盒。
Wasm 的語言支持也在逐漸增加。例如,通過WasmEdge-quickjs 項目,JavaScript 程式(包括Node.JS API 與NPM 軟件包)可以運行在Wasm 容器裡。 VMware 將PHP 導入到WebAssembly ,可以在Wasm Runtime 運行WordPress。微軟的.Net 也增加了對WASI 的支持。
在Wasm 標準方面,Component model 提案將支持從一個Wasm 模塊訪問其他模塊和系統(例如數據庫、消息隊列),提高Wasm 模塊的可重用性和可組合性。 spin、SpiderLightning 等項目已經在使用component model 的一些接口與工具。 wasmtime、WasmEdge 等主流Wasm Runtimes 也都明確表示支持。
Wasm 在瀏覽器端也有了進展。 W3C 發布了WebAssembly 核心規範2.0 的首個草案,討論了Core Specification 、JavaScript Interface、Web API,為其在瀏覽器的應用指明了方向。
2022 年,Wasm 解鎖、豐富了幾個重要的雲原生應用場景:
- 在微服務方面,Wasm 為其提供了輕量級、安全、高性能的運行環境。例如,wasmCloud 與Adobe 合作部署了基於Wasm 的安全微服務;基於WasmEdge 的微服務也能夠直接使用Dapr 集成的幾百種服務。
- 在數據流函數方面,作為一個輕量級、可嵌入的runtime, Wasm 在數據庫UDF 和數據流的ETL 方面有落地應用場景。例如SingleStore 與Nebula Graph 使用Wasm 在數據庫執行UDF; InfinyOn 與Redpanda 使用Wasm 在實時數據流中處理數據。
- 在PaaS serverless 函數方面,Wasm 非常適合執行輕量級,需要快速冷啟動擴容的serverless 函數。 Fermyon、Cosmonic 以及Fastly 都基於Wasm 推出了類似AWS Lambda 的Serverless 平台。
- 在SaaS serverless 函數方面, Wasm 可以賦能SaaS 平台支持用戶上傳的程式碼。這些程式碼是由SaaS 事件觸發的,以取代複雜、慢且難用的webhook APIs。 Suborbital 推出了基於Wasm 構建SaaS 擴展的框架。而Flows.network 是一個用Wasm serverless 函數來連接SaaS 的工具。
Michael Yuan
Second State 創始人,CNCF WasmEdge 維護者。 WasmEdge 是輕量級、安全、高性能、符合OCI 標準的WebAssembly Runtime。
《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報告由”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 ” 中國開源創業觀察2022“,以及” 開發者畫像分析 “ 三個章節組成。在“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部分,多位在其領域有所建樹的一線開發者和開源商業化公司創始人,對目前國內外流行的前沿開源技術領域過去的發展和未來的趨勢進行了深入的洞察,覆蓋開源雲原生、開源AI、開源大前端、開源大數據、開源DevOps、RISC-V、開源操作系統、開源數據庫、編程語言九大領域。
欲了解更多報告內容,請點擊:https://gitee.com/report/china-open-source-2022/
You may also like
相关贴文:
- 2022 年大前端總結來了,我們能抓住什麼? – 科技資訊編輯部的個人空間- 科技資訊
- 操作系統根社區或能應對停服難題- 科技資訊編輯部的個人空間- 科技資訊
- 從雲原生到Serverless,我們對數據庫還有哪些想像? – 科技資訊編輯部的個人空間- 科技資訊
- WebGPU 毫無疑問會在未來取代WebGL – 科技資訊編輯部的個人空間- 科技資訊
- RT-Thread 創始人熊譜翔:2022 開源操作系統之異構計算- 科技資訊編輯部的個人空間- 科技資訊
- 統信王耀華:把握開源操作系統供應鏈安全- 科技資訊編輯部的個人空間- 科技資訊
- RISC-V 有望與X86、ARM 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科技資訊編輯部的個人空間- 科技資訊
- 前後端開發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科技資訊編輯部的個人空間- 科技資訊
發佈留言